李耳孙武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完结版在线阅读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更新时间:

主人公叫李耳孙武的小说叫《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本小说的作者是张振鹏最新写的一本都市类小说,内容主要讲述:本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精彩内容

  天文

古代天文人物

  羲和,中国远古时代天文历法学家。甘德,战国时代天文学家。石申,战国时期魏国天文学家。贾逵(30—101),东汉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张衡(78—139),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刘洪(约130—196),东汉末天文学家。何承天(370—447),南北朝时代天文学家。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刘焯(544—610),隋朝天文学家。李淳风(602—670),唐代初期天文学家、数学家。 一行,本名张燧(683—727),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和佛学家。曹士为(生卒年不详),历法家,活动于唐德宗建中年间。梁令瓒(生卒年不详),唐代天文仪器制造家。苏颂(1020—1101),宋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杨忠辅(生卒年不祥),宋代天文学家。郭守敬(1231—1316),元代天文学家。 王恂(1235—1281),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邢云路(生卒年不详),明代天文学家。徐光启(1562—1633),明末杰出科学家、天文学家。薛凤祚(1600—1680),明末清初数学家、天文学家。 王锡阐(1628—1682),明清之际民间天文学家。梅文鼎(1633—1721),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李善兰(1811—1882),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最古老的天文台

  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台。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恢复农牧业生产,任用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等进行历法改革。首先让郭守敬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在登封建立了中心观测站——观星台。观星台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由台身和量天尺组成。其不仅保存了中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而且还是自周公土圭测影以来测影技术发展的高峰。观星台反映了中国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对研究中国天文史和建筑史具有很高的价值。

第一座天文馆

  1957年9月29日,中国第一座天文馆——北京天文馆建成开馆。其主要设施有天象厅、展览厅、影视报告厅和大众天文台。天象仪能同时放射出几千条光线,投影在半球形的银幕上,演示出各种天文现象。通过天文台的天文望远镜,白天可以观测到太阳黑子,晚上可以观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和土星的光环。该馆主要通过人造星空模拟表演,组织进行天文观测,举办天文知识展览,编辑、出版和发行天文科普书刊等形式向公众宣传普及天文学知识。

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3年,中科院成立了星际航行委员会,并组织制定了星际航行发展规划。1965年,中国的人造卫星计划正式开始实施。1967年12月,国防科委召开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会议,审定了总体方案和各系统方案,并正式命名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东方红一号”。

  1970年4月24日,随着一曲《东方红》的旋律通过广播电台在神州大地回荡,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地进入了地球轨道。“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美、法、日之后,第5个能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海拔最高的气象观测基本站

  一座设备先进且齐全的气象观测基本站——沱沱河气象站,屹立在长江源头唐古拉山麓。其坐落在海拔4700多米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气象观测基本站。沱沱河气象站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国家气象站网中重要的测报和研究站,也是具有与全球气象资料共享资格的交换站。

  沱沱河气象站坐落在地势高寒、空气稀薄的山上,这里全年的冰冻期是331天。而气象站的工作者,就是在这样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坚守岗位为人们观测风云。沱沱河气象站对中国、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气象变化,有着明显的影响。

最早的风向计

  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风向计——候风仪,又称“相风铜鸟”。这种仪器制作非常简单,就是在空旷的地上树立一根五丈高的长竿,竿上安装一只可以转动的铜鸟。人们就可以根据铜鸟随风转动的方向,知道是什么风向。候风仪和西方装在屋顶上的候风鸡相似,而候风鸡是12世纪才出现的。

  中国古代还有一种风向旗,是在旗上系着小铃,挂在高竿上,旗子随风飘动。观测的人听到铃声,再去看旗子被吹动的方向,就可以知道是什么风向。风向旗是和现代风向袋相似的一种仪器。

最早的自动计时器

  唐代天文学家张遂和梁令瓒,对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水运浑天仪加以改进。改进后的水运浑天仪,“铸铜圆天之象,上具列宿赤道及周天变数”,用水冲动机械让其自转,每昼夜就会自转一周,从而反映出日、月运行的周期。水运浑天仪是一架天文仪器,在仪器上安装了两个机械木人,一个木人每刻自然击鼓,另一个木人每个时辰自然敲钟,到了时间就会敲击,从而使这个天文仪器变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

最早的石刻天文图

  江苏省苏州市保存了一幅石刻天文图。图高8尺,宽3.5尺,上部分绘有一圆形星图,下部分刻有文字,图上大约有1440颗恒星。这幅图是1247年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王致远根据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的观测结果刻制的,是中国现存最早且完备的石刻天文图。

最早发现恒星运动的科学家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人们一直认为恒星是不运动的,但唐朝著名天文学家张遂打破了恒星不运动的说法,成为世界上最早发现恒星运动的科学家。为了观测天象,张遂和机械制造家梁令瓒合作,创制出了黄道游仪和水运浑象。在掌握了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张遂重新测定了150多颗恒星的位置和28宿在天球上的北极度数。他通过和汉代星图相比,发现古籍上所载的这些恒星位置和实际位置不符,从而打破了恒星位置永远不变的说法。

星座的起源

  远古时,人们为了便于畜牧、农耕,必须详细了解季节的变化。他们注意到季节不同,天上的星星排列也不同,为方便记忆及把这些知识流传,于是运用幻想力,把天上杂乱无章的星星串连起来,据说这就是星座的起源。

中国星座的划分

  中国古人很早就把星空分成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个星区。三垣,是北天极周围的3个区域;二十八宿,是在黄道和白道附近的28个区域,不仅包括各宿星座自身,落在每一块里头的星座都属于这个星宿范围。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月球大约是27.3日走一周,黄道带被分成二十八星宿,月球大约是一天走一个宿,这样便于记录月球的位置。每七宿组成一象,共为4象,用动物来命名,分别是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象征着四方臣民。

三垣

  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各垣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左右环列,其形如墙垣,故称“垣”。

  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位居于北天中央,故又称中宫、紫微宫。紫微宫即皇宫的意思,故星名多以官名命名。其以北极为中枢,共含37个星座,附座2个,正星163颗,增星181颗。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北方,北斗之南。太微即政府的意思,故星名多以官名命名。其以五帝座为中枢,共含20个星座,正星78颗,增星100颗。天市垣是三垣的下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南方向。天市即集贸市场的意思,故星名多以市场命名。其以帝座为中枢,共含19个星座,正星87颗,增星173颗。

四象

  中国古代将天空分成东、北、西、南区域,并把每一区域的七宿联系起来加以想象而成的四种动物的形象,称为四象。四象包括:东方苍龙(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龟蛇)。东方七宿,就如同飞舞在春天初夏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宫苍龙”;西方七宿,就如同跃出深秋初冬夜空的猛虎,故而称为“西宫白虎”;南方七宿,就如同展翅飞翔在寒冬早春夜空的一只朱雀,故而称为“南宫朱雀”;北方七宿,就如同出现在夏天秋初夜空的蛇、龟,故而称为“北宫玄武”。

二十八宿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黄道附近的星空划分成二十八组,称为二十八宿。最初,古人为比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主要是为了划分星官的归属。二十八宿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为四组,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

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从图形上看,其位于大熊的背部和鼻子。北斗七星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顺序依次命名为:α、β、γ、δ、ε、ζ、η,我国古代分别把它们称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在天空中,北斗七星始终缓慢的相对运动。其中五颗星以大致相同的速度朝着一个方向运动,而“天枢”和“摇光”则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其在天空中的位置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中国古代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历法

十二时辰

  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活习惯、生产活动,将一昼夜划分成了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形成了十二时辰。十二时辰,是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汉代之前,这些名称有所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这才确定了十二时辰的名称: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古代三种纪时法

  天色纪时法。古人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夜半(23点至1点)、鸡鸣(1点至3点)、平旦(3点至5点)、日出(5点至7点)、食时(7点至9点)、隅中(9点至11点)、日中(11点至13点)、日昳(13点至15点)、晡时(15点至17点)、日入(17点至19点)、黄昏(19点至21点)、人定(21点至23点)。

  地支纪时法。古人根据太阳的运行和天色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子时(23点至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卯时(5点至7点)、辰时(7点至9点)、巳时(9点至11点)、午时(11点至13点)、未时(13点至15点)、申时(15点至17点)、酉时(17点至19点)、戌时(19点至21点)、亥时(21点至23点)。

  夜间纪时法。古人把夜晚分成了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称为“五更”、“五鼓”。 一更(19点至21点)、二更(21点至23点)、三更(23点至1点)、四更(1点至3点)、五更(3点至5点)。

古代四种纪年法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按照新君即位的年次纪年,是我国最早的纪年法。如在《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十年春,齐师伐我。”这里所指的就是鲁庄公即位的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

  年号纪年法。从汉武帝起开始,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记载:“庆历四年春”,庆历就是宋仁宗的年号。

  干支纪年法。天干有10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与“支”组合就配成了60组,叫60甲子。如“甲午战争”之“甲午”是1894年。

  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纪年时,皇帝年号放在前面,干支列于后面。如《核舟记》中记载:“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法的由来

  干支纪年法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即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法。如今,中国农历仍在沿用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10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12支。将“干”、“支”组合配成60组,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春秋时代,已经定出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经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有2个节气。

  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即将开始,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临。夏至、冬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春分、秋分:“分”是平分,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雨水:开始降雨,雨量增多。惊蛰:天空开始打雷,气温逐渐上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是还没有成熟。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天结束,气温开始逐渐下降。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寒露:天气寒冷,露水很凉。霜降:天空开始下霜。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夏历

  夏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属于一种阴阳历。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所以有阴历的成分;其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夏历的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朔望月平均约29.53059日,所以夏历的一年共354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左右,所以隔3年安排一个闰月,再过2年安排一个闰月。如今,全世界所有华人、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然使用夏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

天历

  天历,是一种依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所定出来的历法,由冯云山于清道光二十七、八年间(1847、1848)在桂平县(今属广西)狱中时,创造出的一种新历法。天历的颁行,始于壬子二年正月初一。

  天历以366日为一年,不用闰法。每月有一节、一气,节为月首,从初一日开始,大月至十六日(立春、清明、芒种、立秋、寒露、大雪),小月至十五日(惊蛰、立夏、小暑、白露、立冬、小寒);气为月中,大月从十七日开始(雨水、谷雨、夏至、处暑、霜降、冬至),小月从十六日开始(春分、小满、大暑、秋分、小雪、大寒)。

历书的由来

  在中国,历书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存最古老的历书是805年印制的。最早的历书是用毛笔书写,并装裱成轴的。835年,开始出售木板刻印的历书。帝制时代,历书是由皇帝颂布的,并只允许官方印制,故又称“皇历”。之后,历书由皇宫逐渐流传到民间,成为劳动人民的历书,并一直流传至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历书的种类越来越多,包括年历、月历、日历、台历、挂历、万年历等。而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欢迎。

古代历法

  历法,是人们为了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而创制的长时间的纪时系统。从黄帝历法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始,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个历法。中国古代的历法大都使用传统的阴阳历,不仅包括年月日时的安排,还包括日月五星位置的推算、日月食的预报、节气的安排等。

日历的由来

  大约在4000多年以前,中国就产生了历法。甲骨历是全人类最古老的历书实物,而甲骨历也就叫日历。大约在1100多年以前,唐顺宗永贞元年产生了真正的日历,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其记载了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是史官编写《国史》的依据。

  皇历一共有12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一样,每一页都注明了天数和日期。之后,皇历的上面记录月日、干支、节令等内容,下部空白处留待记事,类似于现在的台历。如今,日历的品种和花样不断增多,但却仍然保持着古老日历的格式。

台历的由来

  台历是在日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唐诗:“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这里的“历日”,可能是最早的台历。

  唐朝时,史官按照日期裁纸,然后装订成册,每月一本。每一页上都写有月份和日期,空白的地方供近侍太监记载皇帝的言行,这就是“历日”。每月月终,“历日”先交给皇帝审阅,然后再由史官存档,供编《国史》用。因为其有记时论事的功能,文武百官竞相仿效。后来,除了记录年、月、日之外,还有干支、节令、月相、纪念日等,成了案头的台历。

皇历的由来

  皇历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历法,是古代帝王遵循的一个行为规范的书籍。9世纪初,唐朝的皇帝曾经下令,历书必须经过皇帝亲自审定后才可以颁布,并且规定了只允许官方印制,所以历书就成了“皇历”。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之后,将“皇历”改成了“黄历”。

  黄历是在中国阴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不仅包括天文气象、时令季节,还包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一些禁忌、生肖运程等。通过黄历中记录的吉凶祸福,人们可以选择各种重大活动举行的日期。

万年历的由来

  相传在很久以前,由于历法不准,天时和农事往往不能正确配合,农作物的收成就不理想。当时有位叫万年的青年樵夫,对历法和节令很感兴趣。移动方位的树影,给了他灵感。于是,他就设计出一个日晷仪,利用日影的长短来计算时间。但是,只要遇到阴雨天,日晷仪就失去效用。

  之后,规律的滴水声又启发了万年的灵感。于是,他就动手做了一个五层的漏壶,利用漏水的方法来计时。经过长期的归纳,他发现,每隔360多日,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万年精心研究了几十年,终于制定出了太阳历。为了纪念万年,人们就把太阳历定名为“万年历”。

正月和腊月的由来

  根据春秋时代《春王正月》中记载:“正月为一月,人君即位,欲其常居道,胡月称正也。”周朝时,很多国家大事也都安排在正月处理,所以正月又称政月。到了秦代,秦始皇生于正月,取名嬴政,为了避他的名讳,就下令将“正月”读作“正(征)月”,并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人们把岁终祭祀祖先、祭拜众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的祭奠仪式称为“腊”。史籍中记载:“阴历十二月也,以是月腊祭百神,故谓之腊月。”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下令制定历法,将冬末初春交替的12月份,称为“腊月”。

元旦并非都是一月一日

  “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旦”指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元旦,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其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在《晋书》中记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

  在中国古代,元旦并非如今通用的阳历的1月1日。殷代定阴历12月初一为岁首,汉代定阴历正月初一为岁首。1912年1月初,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定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阳历1月1日为岁首“新年”。直到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定阳历1月1日为“元旦”。

四季怎样划分

  四季有以下4种不同的划分办法:

  一、天文学分类法,以两分两至来划分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春季为春分到夏至,夏季为夏至到秋分,秋季为秋分至冬至,冬季为冬至到春分。

  二、中国传统分类法,以四立来划分四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春季为立春到立夏,夏季为立夏到立秋,秋季为立秋到立冬,冬季为立冬到立春。

  三、气候统计分类法,因为一般1月最冷,7月最热,故以阳历3、4、5月份为春季,6、7、8月份为夏季,9、10、11月份为秋季,12、1、2月份为冬季。

  四、气象学分类法,以候平均气温(5日平均气温)划分四季,以候平均温度介于10℃和22℃之间时为春季或秋季,大于22℃为夏季,小于10℃为冬季。

冬至节的由来

  冬至节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并一直相沿至今。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在《清嘉录》中,甚至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由此可见,古人对冬至节非常重视。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冬至这一天,皇帝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春天的划分

  春天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划分方法,总括起来有以下3种:一、按照阴历二十四节气划分,春天就是从“立春”开始,到“立夏”结束。二、按照阴历划分,春天就是正月、二月、三月。三、按照现代气候学,对春天划分的依据是平均气温介于10℃和22℃之间。这样一来,全国各地进入春天的时间差异很大。

旬是怎样划分的

  旬是中国一种传统的时间单位,旬的概念从夏朝开始已经存在,在甲骨文中就有旬字。中国古代使用天干纪日,每10日周而复始,因此专门用一个“旬”字来表示这个概念。10日为一旬,一月30日,共三旬。如今,人们仍然使用“旬”来表示10日这个时间段。10年也为一旬,如年过七旬,七旬就是70年。

小时的由来

  汉朝以前,“时”是指季节,“一时”相当于现在的一季。汉朝以后,“时”用来表示每天计算时间的单位。当时,人们把一天平均分成12份,每一份用“时”来表示。那么,一天就有12个时,这时的“一时”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后来,人们把一天平均分成24份,每一份仍用“时”来表示。而这时的“一时”,只相当于汉代以后“一时”的一半,所指的时间缩短了,为了区别于以前的“时”,所以就把现在的“时”改成了“小时”。如今,一天有24个小时,1个小时等于60分钟。

为何十五分钟为一刻

  中国古时候,计时的工具是“铜壳滴漏”。其利用铜壶里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其工作原理是:铜壶底部有一个孔,壶中竖着一支带有100个刻度的箭。壶中装满水后,水从底部的孔中滴下来,一天一夜刚好滴完。

  一天一夜是24个小时,这样的话,箭上的一个刻度所代表的时间就是24个小时除以100个刻度,等于14分40秒,舍零归整为15分。于是,人们便把一刻钟定为15分钟,相传成习,并一直沿用至今。

时间的古称

  岁:年,向:从前,素:一向,垂:将近,适:刚才,旋:立刻、马上,日:一天天,夙:早晨,辄:常常,宵:晚上,旦:早晨,卒:同“猝”,突然,暮:傍晚,良久:很久,迩年:近几年,期年(月):一整年(月),久之:很久,异日:将来,翌日:第二天,亭午:正午,食顷:一顿饭功夫,倏尔:忽然,质明:天亮了,迩来:从那时以来,俄尔:一会儿,少顷:一会儿,斯须:一会儿,须臾:一会儿,是年:这一年,积年:好几年。

北京时间

  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地方的时间,而是东经120°地方的地方时间。而北京时间也不是在北京确定的,而是由位于中国版图几何中心位置陕西临潼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9台铯原子钟(铯钟)和2台氢原子钟组通过精密比对和计算实现,并通过卫星与世界各国授时部门进行实时比对。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经线的平太阳时(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称为真太阳日,把1/24平太阳日取为1平太阳时),不是北京的当地平太阳时。北京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6.4°,因而它的地方平太阳时比北京时间晚约14分半钟。北京时间比世界标准时间早8个小时。

为何月到中秋分外明

  民间有个说法,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在天文观察中也得到了印证。但是,人们还是坚信月到中秋分外明。月亮到了中秋八月十五这天显得格外明亮,这是由于秋天特有的清爽气候所形成的。冬春两季,气候干燥,风***较大;夏季多雨,空气中有大量的水汽。这些情况都会使月光通过大气时变得黯淡。秋季多晴朗天气,天空中的云雾少了,空气透明度加大,地面得到的太阳热量逐渐减少,因而秋高气爽、夜空如洗,月亮分外皎洁,使人产生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感觉。

“双春双雨”的由来

  遇上“双春双雨”是很难得的事情,因为甲子年60年才轮一次,而两次立春、两次雨水要在6个甲子年,即360年才能有一次。

  阴历的月份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来定,每隔29.5日,月亮圆缺一次,一年共354日。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共365日,这样阴历比阳历短了11日。为了弥补时差,中国古代用“十九年七闰法”来调整。1984年,甲子年正是闰年,于是便在10月置闰。这样,1984年就有26个节气。多出的后两个节气正是该年甲子年的第二次立春和雨水,这就是“双春双雨”的由来。

半夜三更溯源

  半夜,是指夜里的12点左右;三更,是指夜里11点至1点。更,是量词,是夜间计时的单位。中国古代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故称为五更。

  在汉代,皇宫里都要指派人值夜,每个晚上分五班轮换,值更人按时辰敲木筒,这叫“打更”。后来,“五更”逐渐演变为代表夜间的名词。“半夜三更”相当于现代计时的夜里11点至凌晨1点,其时夜色正浓,万籁俱寂,正是人们熟睡的时候。

三九的由来

  中国习惯以冬至日作为“数九寒天”的开始,以后每隔九天为一阶段,共九个九,八十一天。人们常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虽然白天最短,地面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但是地面日热量收支逆差尚未达到最大值。冬至之后,地面日热量收支仍处在逆差状况,所以继续失去热量,地温继续下降。“三九”时节,地面总热量收支逆差达到最大值。由于空气的温度主要受地温的影响,这就导致了“三九”时节气温最低的天气现象。

三伏的由来

  伏是隐藏的意思。《史记》中记载:“伏者,隐伏避盛夏也。”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夏天非常热,人们便把夏解热毒的酷热日子称为“伏天”。

  中国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流行“干支纪日法”,即用天干和地支60组不同名称记日子,有庚字的日子称为庚日。秦汉时代,人们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于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为三伏。这样,三伏就有了固定的日期。

三伏是怎样确定的

  三伏,是中国旧历中一年内最热时期的表达形式,是初伏(头伏)、中伏(二伏)和末伏(三伏)的总称。初伏的第一日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的第一日是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末伏的第一日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伏期开始称交伏(入伏),伏期结束称出伏。初伏和末伏固定是10日,中伏有的年份10日,有的年份20日。中伏天数的长短,主要根据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的到来时间的早晚来确定。一般情况下,7月28日以前交伏,中伏就是20日;7月29日交伏,中伏就是10日。

朔、望分别是什么

  月亮是围绕地球公转的,月亮公转一圈就是农历的一个月。月亮每公转一圈,都会有一个位置正好与地球、太阳在同一直线上。当月亮、地球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上,并且月亮和太阳在同一侧时,正对地球的是月球阴暗的一面,地球上的人什么也看不见,这种月相称为“朔月”,又称“新月”,每月的农历初一出现。当月亮、地球和太阳在同一直线上,并且月亮和太阳位于地球两侧时,正对地球的是月球全明的一面,地球上的人可以看见完整的圆盘,这种月相称为“望月”,又称“满月”,每月的农历十五、十六出现。

查看全文

猜你喜欢

热门小说榜

本站所收录所有小说作品、小说评论、用户上传内容或图片等均属其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