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甫陈言小说 杜林甫陈言全文免费阅读

时间:2021-10-28 12:24:14

杜林甫陈言是著名作者新独秀写的一本小说里面的主角。这本小说内容跌宕起伏、深入人心,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军事历史小说。那么杜林甫陈言的结局如何呢,我们继续往下看1949年春,渡江战役前夕。国民政府国防部保密局特情处(特情处是虚构的)机要人员冯儒收到一份密电,电文内容是处决二监的共产党员及进步人士。特情处处长杜林甫即和二监监狱长张怀文等人密筹执行事宜。消息由共产党潜伏特工辗转传递给江宁游击队,队长陈言等人决定武装营救。就在处决将要执行的当天,杜林甫突然收到他亲自安排打进共方的卧底——“观音”发来的密电。密电中说,屠杀计划共产党方面已经知道,而且保密局有共产党卧底!杜林甫吃惊之余,将计就计,处决时间不变,却突然改变地点(所有人都不知道,只在行动途中,杜林甫突然命令改变行刑地点),几十名政治犯倒在雨花台畔,共方营救人员也中了伏击,几乎全部牺牲!双方均开始暗查谁是卧底或叛徒......

>>>>《谍影》 在线阅读<<<<

精彩内容试读

洪公祠一号内有一幢独立老式花园洋房。它东接明瓦廊,西临丰富路,南面秣陵路,北为洪公祠小巷。四面高墙森严,墙内庭院开阔,但没有林荫树木,只有几片草地和花坪。

这里原是张学良的公馆。1934年,张学良将它送给戴笠,从此洪公祠成了“军统”本部办公地。抗战结束时,戴笠指示沈醉在洪公祠一号内又修建了一座大楼,设计特别,很有模样。现在,这里是国民政府国防部保密局局本部。

保密局局本部设情报处、行动处、电讯处、司法处等七个处,另外还设有督察室、总稽核室等三个室。保密局是1946年7月由“军统”改组而成的。“军统”全称是“***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其实它跟“统计”不甚相关,而是开展一些诸如情报、渗透、暗杀、颠覆之类的工作。之所以称其为“统计局”,是出于掩饰,这是军国大事层面的韬晦之策。抗战中,“军统”为民族解放做出过贡献和牺牲。

现在,这个大院子的一号人物是毛人凤。但他很多时间并不在这里。比如今天,他正在重庆。但对冯儒和大部分在这里上班的人来说,毛人凤在与不在,他们的神经一样是绷得紧紧的;对各个处室的头头脑脑们来说,毛人凤一出差,他们就显得轻松一些。

3月15日下午两点,冯儒象往常一样走进这座熟悉而神秘的大院。

说它熟悉,是因为自1947年4月保密局从马台街22号搬进这里的时候,他就几乎天天在这座大院里上班了。

说它神秘,是因为冯儒除了对自己的办公室相当熟悉、以及对他顶头上司杜林甫的办公室比较熟悉外,他对其它各个处室几无所知——因为制度不允许他随意进入其它处室。当然,这个院子里的其他人更不可能到他的办公室来——除非这个人想到院子东北角的那个“临时审讯室”呆上一段时间。

现在,冯儒已经走到保密局大门口了。他已经能看见自己的办公室了——大院西侧有一幢南北走向的灰色建筑,最里面的那间铁门紧锁的房子就是他的办公室。

“站住!请出示证件。”

门口立着两个荷枪实弹的卫兵,其中一个用威严而略带节制的声音命令道。

冯儒一愣。这两个卫兵他都认识。两年来,每当他值班的时候基本都能在大门口遇见他们笔挺地立在这里,彼此很熟悉,连左边那个卫兵眉毛上方有个黑痣他都清楚。只是不知道他们的名字,这也是制度规定的。其实他也不想知道他们姓甚名谁。

“怎么了?不认识我了?”冯儒反问道。

左边的那个士兵依然保持着笔挺的姿势,只是口气稍微缓和了下来:“当然认识。不过局里有新规定,今天刚刚通知我们的。所有进出人员一律出示证件。不管是不是局里上班的人,也不管熟悉不熟悉。请你理解。”

“哦。是这样。发生什么事了吗?”冯儒问道。

“非常时期吧。具体情况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只管执行。”右侧的那个卫兵说道。

“请出示证件吧。尽管我们知道你是特情处机要科长,少校冯儒。搁在往常,查什么人的证件也查不到你的头上。”左边的卫兵很有水平地催促道。

“算你会说话。”冯儒边说边用右手解开左胸前军衔徽标下的口袋,掏出一个蓝色的证件,递给卫兵。

卫兵打开证件,煞有介事地歪着脑袋看了一下。

证件里贴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年轻男子身着少校军装,帅气儒雅,神态沉着,嘴角的酒窝里泛着一丝浅浅的笑意。

卫兵把证件合上递还给冯儒,然后“啪”的一个敬礼:“请进。”

“你很尽职。”冯儒富有智慧地对那个卫兵说道,同时嘴角露出和刚才照片上差不多的一个浅笑。

冯儒走到那座灰色建筑的尽头,掏出钥匙打开机要科厚重的铁制大门。

办公室里亮着电灯。一个穿着军服的瘦高个子从椅子上站起来。

“你来啦。那我下班了。”瘦高个子说。

“你走吧。”冯儒说。

瘦高个子抓起桌上的钥匙,往门外走去。

“哎,谈岳。等等。”冯儒叫住他。

“什么事?”谈岳立住脚,转过身。

“你怎么这么急?把本子给我。”冯儒说。

“哦。我忘了。”谈岳笑了一下,“也怪你,迟到了五分钟。我这急着要有事。”

“怪我怪我。刚才门口的那两个家伙缠着我要看证件。哎,谈岳,局里出什么事了吗?”冯儒随口问道。

“没听说什么事。可能是最近形势较紧吧。共军随时准备渡江。党国危急。你说能不从严一点吗?”

“那是当然。”

“不跟你罗嗦了。我走了,她等着我呢。”

“走吧。”

谈岳习惯性地用力带上铁门。

谈岳走后,冯儒走到办公室里侧,拉开一扇木门。

木门后面是电报间。报务员小白正坐在电报机前翻着报纸,见冯儒推门进来,就抬头说了声“冯科长来了”,复又低头看报。

“看来现在没什么事啊。”冯儒说。

“今天还算清闲。”小白应道。

冯儒回到外间,坐在自己的办公桌边。

机要科共四个人,冯儒是科长,和谈岳同是译电员,负责电文加密和解密;小白和李桂是报务员,负责收发电报。今天,冯儒和小白是同一个班次。

“科长,我有点事,出去一下。你帮我看一下机子。”小白走出来,对冯儒笑笑说道。

“好的。”冯儒也不多问,就爽快地答应了。

他走进电报间,坐到电报机前。

这是一台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生产的CMG—200型电报收发报机,是抗战时期美国罗斯福政府援助***的军事装备之一。

那是1941年12月初,任“军统”译电科长的姜毅英破译了日本军部无线电密码,侦知了日军将于同年12月7日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的绝密情报。她立即将这一重要情报交戴笠亲自处理。戴笠极为兴奋,马上将电报转呈蒋介石。蒋介石如获至宝,即批示:“速通知美国政府。”

后来,日军的偷袭证实了“军统”情报的可靠性。可惜当时美国政府对“军统”的情报不屑一顾,致使美军太平洋舰队遭到灭顶之灾。(有史料说,此举是罗斯福的苦肉计,目的是激起美国人民的愤恨,让国会批准总统对日宣战。)姜毅英凭借此勋成为“军统”中唯一的女少将。自此,美方开始对“军统”刮目相看。美国海军司令部主动找戴笠,协商成立了“中美情报合作所”,由戴笠任主任,美国海军准将梅乐斯作副手。从此,大批美国特情人员及特种装备,源源进入中国。这台CMG—200型电报收发机就是其中之一。它采用美式莫尔斯电报码来收发电报,性能优越。

此时,它正静静地盘坐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晶体管内发出的蓝色信号灯表明它正处于准备状态,可随时收发电文。

冯儒瞥了一眼电报机,然后随手抓起桌上的《中央日报》

“中央社消息:共党欲将内战进行到底。长江北岸屯兵百万。”

…………

“本报评论:追求和平严阵以待

…………

蒋公主动下野,实为视国家民族利益为泰山之举,令人感佩不已。代总统李公德邻先生临危受命……期翼和平谈判能使人民免于水火……然共党的和平诚意究有几许……因此我们亦要严阵以待,方不致……”

冯儒草草翻看了一下,然后将报纸扔在桌上,站起身,在电报房内踱起了步子,似乎有满腹的心事。

这时,电报机上那蓝色的指示灯跳成了红色,并发出“吱吱”的蜂鸣声——有电报了!对方在呼叫!

他赶紧坐到电报机前,戴上耳机,双眼放出全神贯注的光芒。

电台频率指示灯闪烁着89千赫兹。他知道这是国防部的流动电台。最近一年来,国防部高层常和党国领袖们外出,一有重要决策需要发布,常通过89千赫兹、电台呼号“BGF03”传输电文——电话的保密性远不及密码电报。

莫尔斯电码在“嘀嘀嗒嗒”的电波中传进冯儒的耳膜,他手中的笔在飞快而准确地记录着。

莫尔斯电码又称摩斯电码,是一种时断时续的信号代码。这种信号代码可以用一种无线电信号来传送,也可以是电报电线里的电子脉冲。

这种信号代码通过“点”(•)与“划”(—)不同的组合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划”一般是三个“点”的长度;“点”“划”之间的间隔是一个“点”的长度;字元之间的间隔是三个“点”的长度;单词、单字或一组代码之间的间隔是七个“点”的长度。

比如字母“A”用“•—”表示;字母“B”用“—•••”表示;字母“C”用“—•—•”表示;数字“1”用“•————”表示;数字“2”用“••———”表示;数字“3”用“•••——”表示,如此等等。其中“•”即“点”表示发报员按下电键发出一个短促的“嘀”声;“—”即“划”表示发报员按下电键并且时间保持在三个“•”左右。

(如有必要,附《莫尔斯电码表》于书后。)

冯儒熟练地抄收电文。他干这行已经有四五年了。一会工夫,电文纸上出现了他抄录的一长串电文密码:

194180134369245599885911……

他迅速回到自己的办公桌边,取出密码本——其实就是差点被谈岳带走的一本书。那是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的《唐诗三百首赏析》。

1941:第19页第41个字。这是“俯”字。它嵌在岑参的诗“俯听闻惊风”中。8013:第80页第13个字。这是一个“冲”字,它嵌在李白的《蜀道难》诗句中:“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冯儒按图索骥。很快,一封绝密电文出现在眼前:

俯冲一号令相机从速解决二监要犯一要绝密二要妥善具体实施由保密局特情处主导二监执行监察局督察此令

冯儒感到自己的脊背一阵发凉。这是一封秘密屠杀令。二监是南京第二监狱的简称,位于凤凰台附近。据他所知,里面关押着几十名共产党员,还有其他一些政治犯。

他把头仰靠在椅背上,目光和眉头扭在一起。

墙上的挂钟在“咔嗒咔嗒”地走动着。

片刻之后,他迅速把头从椅背上抬起来,重新走进电报房。

他戴上耳机,左手将频率调到62千赫附近,右手食指果断地按动电键——“呼叫BFX18”。

呼叫完毕,他紧张地等待着对方的响应。

很快,对方发来了“Q简语”——“QRV”,意即:“我已准备好了”、“请发报”。

冯儒的右手食指立即飞快而有节奏地上下跳跃着。

但是,每当他右食指跳跃十来次后,他总要停顿片刻,抬起头,微蹙着眉,眼望对面墙上的挂历,好象在紧张地计算着什么。

那是一本公元纪年的月份牌,美国印制的“泊来品”。月份牌上,玛丽莲•梦露展现出令肯尼迪都神魂颠倒的姿态和微笑。

……嘀嗒嘀嗒嘀嘀嗒嗒……

……嗒滴滴嗒嗒……嗒嗒滴滴……

大约两分钟后,他发出了一份极其简短但相当重要的电文,随即走出电报房。

这时,小白回来了。

“来了一份电报。你签个字。”冯儒对小白说。

“谢谢你哦。”小白边说边在电文登记簿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特情处机要科的制度。每收到一份来电,收报人要在登记簿上签名,写上日期和来电电台的呼号——如果有呼号的话——然后交给译电员。译电员解密完毕,也要在登记簿上签字,接着将未解密的电文原件存档,将解密后的明码电文送给相关人员。

现在,冯儒打开文件柜,将抄收的电文原件夹进一个牛皮纸盒内,然后放回了文件柜。接着,他把解密后的明文放在黑色公事包内,然后拉上拉链,夹在腋下,走出办公室,并把铁门用力带上。

铁门发出沉重的“嘣”声。

他快步向院子东侧的那栋独立小红楼走去。

他已走到小红楼门口。

他按下了门铃。

片刻之后,门开了。

他立即走进了楼内。

那是保密局特情处处长杜林甫的办公室。

宁默之一行回到国防部监察局已是傍晚五点多钟了,暮色正慢慢地浸染着六朝古都。

宁默之还未下车,他的秘书小高已急忙从办公楼走出来迎接他了。

“报告处座。刚才他们又……”

“上去说。”宁默之简洁地命令。

两人进了办公室里间。小高关上了房门。

“究竟出了什么事?”宁默之似乎对扫了他赏梅的雅兴仍有不满。

“处座,可能确有重要的事情。刚才保密局又打电话来问你回来了没有。我说快了。他们说,你一回来就请你到国防部二楼小会议室开会。他们在那里等你。估计他们现在已经在那里了……”

“你这不是等于没说吗?什么事情?”

“他们好象很急。说是党国机密。鄙职不敢多问。”

“好。”宁默之旋即从椅子上站起来,边说边向门口走去。

刚刚歇脚的“斯蒂倍克”吐出一阵浓浓的黑烟,重又驶出监察局大院。

宁默之刚走了几分钟,汪碧茹手拿文件夹找到了小高:“处座呢?”

“又出去了。”

汪碧茹摇摇头,有点无奈地看着手中的电文。刚才,她一回到机要科,报务员唐能就交给她一封密电。她立即译好电文,随后就来到宁默之的办公室门口。

谍影

  • 作者: 新独秀
  • 类型:历史
  • 已完结

1949年春,渡江战役前夕。国民政府国防部保密局特情处(特情...

热门小说榜

本站所收录所有小说作品、小说评论、用户上传内容或图片等均属其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