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舜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完结版在线阅读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

更新时间:

主人公叫文天祥舜的小说叫《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本小说的作者是张振鹏最新写的一本都市类小说,内容主要讲述:《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从父母的修养、处世、学问、智慧、威信、意志、心态、习惯、方法以及理解孩子等方面,全面总结了父母应该怎样“修”自己的“身正”,辅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从而让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真正行之有效。孩子就好像是父母的镜子,你总能够在他的身亡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孩子是看着你的背影长大的。所以,父母必须品行端正,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千万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外面一个样,在家又是一个样。父母先做到,再要求孩子做到。父母自己做得差,却对孩子提出高要求,孩子是不会接受的!为了让父母成为孩子

《做孩子眼中有本领的父母》精彩内容

     每个人成长中一定要经历的就是学习,无论是学习文化知识还是生活经验。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首先面临的是从未知到有知,即便知道的已经不少了,但要想做得更好,依然免不了继续充电。为人父母也是一样,从怀上宝宝开始就进入了一个新的职业——父母,这一干就是一辈子,而且不能改行。所以,在这个职业领域中,仅凭上一辈或自己想当然的经验是不行的,更需要父母倾注大量的精力去学习和提升自己。

   教育观念符合时代需要

  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所以也会带有时代的特征。而今,什么是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观念?父母的教育如何利用时代优势帮助孩子,又怎样避免时代劣势污染孩子?而我们教育出的孩子不但要符合时代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不久将影响时代发展,孩子的素质决定了时代的特色。所以,请父母明确教育观念,培养出能推动时代发展的接班人。

『经典事例』

  80后——一个时代产物的代名词,他们的父辈们大都出生在建国初期,当时由于科技经济发展的约束,物质条件不丰厚,家中兄弟姐妹多,致使他们的成长中物质和精神需要相对比较匮乏。而他们成家生子的时候,正赶上改革开放、独生子女、恢复高考的时代,为了让自己的遗憾别在孩子身上重演,这一代父母大部分的教育观念是,“提供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只要学习好就完事大吉了”。

  而在这种观念下被教育出的“80后”学习压力大、思维灵活、胆识过人、有一定技能,但相对比较自私、责任感不强、耐性不足、心理承受力差、生活幸福感较低等等。

『教育感悟』

  暂不说“80后”的父辈的教育观念符不符合时代需要,但是大部分父母都是感到自己在物质上受了很多苦,同龄人里只要有文化的都有稳定的工作,所以坚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确,在那个时代可能是这样。而今这个科技、经济迅速发展,人才互动交流开放的时代,恐怕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了,而是需要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而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高尚的品德和不断提升的能力。如果把教育出来的孩子比作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话,就会听到“有德有才是合格品,有德没才是次品,没德有才是毒品,没德没才是废品”的说法。恐怕,最危险的不是废品或次品,而是毒品。所以,新时代的教育观念应该是:“打好孩子德行基础,培养孩子一技之长。”有德行有技能的孩子不但是符合时代需要,更是推动时代发展的社会接班人。

『身体力行』

  作为父母,请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孩子能适应、推动时代。

   1.了解时代利弊。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也充满诱惑和陷阱的时代。或许我们可以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或许我们会比任何一个时代都容易迷失自己。物质条件的富足,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享乐主义也十分盛行;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科技犯罪;异性间的开放交流,促进了互相了解的机会,更带来了像早孕、流产、性骚扰等空前的社会隐患。到底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任何一把剑都是双刃剑,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关键在于舞剑者的动机。

   2.明确教育观念。

  作为父母,应该清醒而理智地认清时代的背景,才能利用时代优势,而避免时代污染。

如果孩子有能力成为富人,父母可喜,但如果孩子可以帮助劳苦大众,他得到的将是爱戴而不是恐慌;如果孩子有一技之长,并能明确个人利益不能损害社会利益,才不会走入高科技犯罪的误区;孩子虽然喜好社交,但如何避免异性的伤害?只有稳重、自爱、懂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孝顺孩子才能做到。而这些,谁来教给孩子?

   3.突破时代约束的教育。

  坚实的道德基础是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的教育观念,而且这个时代迫切需要。因为这个时代创造财富容易,守住财富难;学会一技之长容易,发挥作用难;与人交往容易,洁身自好难!只有父母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保住孩子所拥有的一切。从哪教起?从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开始。

『教子参考』

  面对现在的时代,我们应如何引导孩子?

   1.利用时代优势,帮助孩子。

  现在是网络、交通、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父母可以利用这种便捷来帮助孩子。比如:很多地方都在举办《弟子规》的公益讲座、夏令营,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而且父母也可以给爱看电视的孩子买一些关于《弟子规》《三字经》等中华德育的动画片来看;网络上也有很多家庭教育网、德行教育网等,父母可以经常浏览、学习提升。

   2.对于时代的污染,应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孩子除了家庭,肯定要接触学校和社会,当社会的不良风气影响孩子的时候,父母应给予正确引导,比如:孩子之间比吃穿、探讨谁家有钱、大学生荒废学业投身于恋爱中……,这些都不能责怪孩子,时代如此,父母亦如此。

  要想让孩子避免污染,父母首先要避免被污染。一位教育家讲过:“如果想把地里的杂草清除掉,不是把杂草都割掉,而是种上庄稼,割掉的杂草会重新长,而种上庄稼的地里自然不长杂草。”这个原理就是培养孩子的某个兴趣,转移孩子的专注度。而父母应在孩子初中和高中时期,帮助孩子确立理想,种下理想的种子,孩子在大学的时候,就会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而不是沉迷于游戏或恋爱中。

『教育名言』

  教育好孩子,要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家庭教育观念。

   ——(中国)李开复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中国)《礼记·学记》

   多读家庭教育类书籍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书籍中得到知识,书籍也是老师传授知识的依据。而今,没有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正确地做父母。但是,好在有书籍,它可以告诉父母做什么、如何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所以,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东碰西撞的时候,请不要把最好的老师束之高阁,而是打开它,请它引导我们教育出最棒的下一代。

『经典事例』

  有一位母亲,生第一个孩子时,因为工作忙,对教育孩子也没有经验,很少和孩子交流,孩子由保姆带。当然,对于不会说话的孩子,他作出的任何表达,只有保姆去应对。但保姆人老实,话不多,很少和孩子说话,致使孩子比同龄孩子的语言发育慢。

  当这位妈妈察觉后就寻找原因,她看了一些家庭教育书籍,书中明确提到孩子在一两岁时,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并且告诉父母该如何与不会说话的孩子交流。一旦错过关键期就很难改,这位母亲觉得自己应该早点阅读这类书。但是,母亲把这些理论用到了第二个孩子身上,致使第二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比同龄人强很多。

『教育感悟』

  家庭教育书帮了这位母亲,她很幸运,但他还有多少父母不了解科学的教育理论。每一个人都是业余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而之所以说是“业余”,是因为大多数人不是按照某个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来和别人交往,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生活,当然,教育孩子亦是如此。

  家庭教育理论的相关书籍为父母提供了大量考证的、实践总结的、适用于现代家庭教育的科学理论依据。这些书籍是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指南针,而孩子又为父母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所以,请父母不要用自己所谓的“经验”来教育孩子了,那无异于把孩子当“小白老鼠”做实验,因为孩子的成长不可重来一次。

『身体力行』

  既然我们已经明确了家庭教育书籍的好处,平时又该怎样操作呢?

   1.多去书店或图书馆转转。

  父母平时可以多去书店看看关于亲子教育类书籍,特别是讲如何做父母的书,而不仅仅是看那些“教育术”的书。父母浏览书籍的时候,可以先了解了解,不要一并收入囊中,而是选择一两本自己感兴趣的并行之有效的书,看一看。

   2.不盲目推崇家庭教育书。

  选择家庭教育图书,要学会甄别。书中内容无论多么有道理,对生活只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宜盲目推崇、盲目效仿,包括一些外国书籍,由于文化差异,不要一味照搬,只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参考借鉴。

   3.请把阅读当成习惯。

  请父母抽出时间把阅读变成一种生活习惯,因为每个人固有的意识和经验在内心都根深蒂固,所以表现出来的言语行为都是无意识的,就是没经过思考的。当然,父母的教育理论如果正确那很好,如果有偏差对孩子很可能就是一生的不良影响。而不断地阅读正确的理论,就是在不断地重新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久而久之,父母和孩子的应对就自然有章可循了。

   4.束手无策时,借用书籍启发自己。

  当孩子的状况让父母束手无责,而父母又对自己的方法没有把握时,不要着急对孩子实施什么行为,而是等一等,去书中找找灵感,不一定是具体的答案,但会有一定启发。虽然看起来有点愚蠢,但是比起作用下去对孩子长久不好的影响来讲,这样做是理智的。

『教子参考』

  父母应该从家庭教育书籍中学习些什么呢?

   1.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

  孩子都有一定的生理、心理成长规律。当父母对科学的规律有所了解时,就很容易理解孩子处在某一阶段的诸多行为,理解之后就不会情绪性的指责、猜测、彷徨。比如:每个孩子的幼儿期是培养表达能力的关键期,初中的孩子心理处于半独立半依赖时期,高中自我价值意识逐步形成……当父母了解了孩子成长的发展规律,很多教育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学习教育孩子有效的方法。

  很多作者都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敏感的教育意识,而好的方法都是从实践或研究中总结出来的。比如一个老师见过的学生类型,就比一个家长要多,实践中总结出的方法自然也多。所以,很多家书籍教给父母具体而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前人们说父母都是好心,就是方法不好。而殊不知,只有好的方法才能教育好孩子,所以,好方法很重要。

   3.提升教育心境。

  很多家庭教育理论书籍表面上看是在事项上讨论如何教育孩子,其实背后都是有一种教育心境,就是“感同身受”。每位父母都应学会对孩子感同身受,再加上正确的理论指导,一定会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教育好孩子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教育名言』

  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

 ——(中国)《史典·愿体集》

 书籍是作者为我们渡过危险的人生之海而准备的罗盘、望远镜、六分仪和海图。

  ——(美国)杰·李·贝内特

   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高尚的文化素养是高品质人生的必要保障。父母的文化素养深深地影响着孩子,正如“龙生龙,凤生凤”一样。文化素养就像空气,是无形的但又时时刻刻地影响着自己和身边的每一个人。所以,请我们尽力净化这无形的空气,让我们和孩子生活在清新、有营养的气氛中。

『经典事例』

  钱伟长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深受古典文化熏陶的现代科学家。

  他的祖父是晚清秀才,父亲和叔父们都有深厚的家学功底,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父亲和四叔陶醉于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六叔以诗词和书法见长,八叔善长写小品和笔记杂文。他在叔父的熏陶下,从小就背诵古文和古诗,后来还阅读了许多儒家著作。

  钱伟长小时候,家中一到晚饭后都有一小时的音乐活动。他的父亲善长琵琶和笙,四叔善箫,六叔好笛,八叔拉一手好二胡,钱伟长则打碗击板附和,他们合奏时,家人和邻居都围坐在一起欣赏。

  钱伟长长大后,虽擅长文学,但立志要帮助祖国制造飞机赶出日本侵略者,毅然选择从未接触过的物理专业,从零学起。正是因为他从小受到儒学的熏陶和刻苦背书的功底,让他成为了一名为祖国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伟人。

『教育感悟』

  父母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营造出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就像钱伟长回忆起四叔和他一起读书,祖母陪在旁边时的情景说:“在乡下的夜晚,能够同桌三代读书,亦贫苦中一种乐趣也。”而且,他自己感受到,和四叔读书几年,使他养成爱好读书的习惯。真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而今,我们经常会发现“教育世家”的孩子爱教育,“文艺世家”的孩子爱文艺……这都说明父母的文化素养对孩子的爱好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那么想让我们的孩子文化素养高,父母就不得不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身体力行』

   在生活中,父母如何做才能提升文化素养呢?

   1.从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开始。

   无论父母受教育程度高或低,都不影响我们道德素质的提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有的农民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懂得为人处事,明白占小便宜吃大亏的道理。所以,父母应在自身的言行举止上多下功夫,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外出,都不讲粗口、不骗人、不占小便宜,做守礼、谦和的父母,为孩子创造一个高尚道德的家庭风气。

   2.提高科学文化知识素养。

  孩子在成长中,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对父母会提出很多的“是什么”和“为什么”,而父母不一定要有问必答,但是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父母应多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这不仅可以引导孩子找到答案,更重要的是,父母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中找到乐趣,无形中就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并且也可以为孩子营造读书气氛。

   3.提高音乐、美术、体育方面的素养。

  关于音乐、美术和体育,表面上看去是个人爱好,殊不知有这方面素养的人不但有生活品位,更可以缓解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当然,对于成年人来讲,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去培养一两样爱好,比较困难。但是,每一个家庭都有去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无论是近游还是远行,自然里丰富的色彩、叮咚的泉水、各种各样的动植物,都为我们提供了在美术、音乐等方面提升和陶冶的机会。

『教子参考』

  父母在提升自己文化素养的同时,该如何引导孩子?

   1. 引导孩子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好人。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把培养孩子的道德放在第一位。一个道德品质有问题的人,即使再有学问也谈不上有文化素养。所以,引导孩子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好人是提升孩子文化素养的基础。

   2.教孩子博览群书。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学问。让孩子多读书,不是让他们成为无所不能的人,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知识的了解,提升孩子的文化素养。当然,希望孩子能在图书的海洋里找到乐趣,父母首先得有阅读的习惯。

   3.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

  每个孩子都在成长时渐渐对某一个方面感兴趣,很有可能是美术、音乐方面的兴趣。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有条件的话要支持孩子的爱好。可谓“条条道路通罗马”,孩子不一定在书中找到提升自己的机会,但非常有可能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中,不断地突破、提升。

『教育名言』

  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

                    ——(英国)罗斯金  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

  ——(德国)歌德

   向成功的父母学习经验

  当代教育专家格林说过:“用一句话来概括如何学习:第一个台阶是读万卷书,然后是行万里路,因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跟随成功者的脚步,跟随成功者的脚步不如高人点悟。最巧妙的办法是获得高人的点悟。”

  没错,正如“听君一句话,胜读十年书。”那么,父母与其希求获得高人点悟,不如通过学习成功家长的经验,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使自己成为为孩子指点迷津的“高人”。

『经典事例』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著名天才。他8岁时就学会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6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他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教学,直到83岁逝世。

  卡尔·威特的父亲可算是一个成功的家长,他把对小威特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名为《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也成为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珍藏本。

  在200年后的今天,一位中***亲正是在这本书的启发下,将女儿刘亦婷送进了哈佛大学。这位母亲感慨道:“我根本想不到,由哈佛图书馆里的孤本藏书所传播的教育思想,最终会把刘亦婷引向哈佛。”

『教育感悟』

  刘亦婷的母亲向老威特学习教子经验,培养出了哈佛女孩。而今,又有多少家长正在领会刘亦婷母亲的教子历程。向有成功经验的家长学习,是直接获得教子方法的途径。就像小学生在教室里吵作一团,有经验的老师会表扬已经安静下来的学生,而听到表扬声的孩子就会马上效仿被表扬孩子的行为,紧接着老师就会肯定这个孩子的行为……就这样“相观而善”发生效应,全班很快就会安静下来。

  所以,正确的学习,最受益的是自己。当然作为父母,向有成功经验的家长学习,最受益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孩子。而学习就是学习成功经验,具体做法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和当下社会现状,那么,请父母们尽早为孩子规划一条明确的教育路线吧!

『身体力行』

  父母们到底学习什么,要通过什么方式学习,怎样学习?请参考以下几点:

   1.学习成功经验有途径。

  父母学习途径有很多种,利用现在科技最方便的就是书籍和网络。很多已经教育出优秀孩子的父母,把自己的教子历程用书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关于郎朗成长历程的书《爸爸的心就这么高》,记录六个孩子都成才的《我的事业是父亲》等。当然,网络也相当便利,比如:中***亲教育网、中国家庭教育网、子女教育网等等,里面有很多教育专家提出的教育理念和参与指导的教子方案,这些都可以供父母参考。

   2.学习成功父母的教育心境。

  当父母关注这些成功教子的案例时,不要用绝对批判和绝对崇拜的心态去阅读,而是探讨、体会、切磋。看看成功父母对孩子实施行为的背后,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是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做。当看清为什么的时候,父母就可以领会成功家长的教育心境。

   3.体会教育精神,自然流露。

  当父母领会了成功家长的教育心境时,就太会固执地认为哪种做法一定要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哪种做法一定不能用。比如:成功家长在某个时候对孩子实施了暴力。作为局外的父母,是不是想:“嗯,该打时,还是要打。”想法没错,而父母能不能把握好“该打的时机”。而当父母正真体会了教育精神,打与不打都是自然的流露了。

   4. 实践要因材施教。

  因为每个父母所处的时代不同、家庭不同、孩子的特性也不同。所以,所有成功家长的经验对任何父母而言只能起借鉴作用,这些成功经验是帮助父母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只有父母自己有能力有办法了,才能更好地解决自己孩子的具体问题。

『教子参考』

   在接受成功经验的引导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请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为孩子付出时候,落实很重要。

  一个被评为优秀家庭的父亲谈到:“我们夫妻两主动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当您看到这种经验分享时,是觉得“我没时间”、还是“我们家孩子用不着”、还是想:“嗯,我要试试看。”您的态度决定孩子的未来,当父母要为孩子做出牺牲时,只有真正的落实才能发现“孩子一定用得着”。

   2.要对孩子实施某种方法时,理智很重要。

  任何成功的家长都会谈到他是如何与孩子应对,特别是当孩子犯错、失败、成功等时候,而世界上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因为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所以,无论采用什么方法,父母的清醒和理智很重要,只有确定自己是理智的,那实施的行为才不会太有偏差。

 『教育名言』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法国)法布尔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中国)《吕氏春秋》

   做孩子做好的人生导师

  在父母做孩子人生导师之前,应该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者。一个有能力引导别人生活的人,一定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的目标。当一个人向自己的目的地前进的时候,无论路上遇到任何境遇,他都会从容地认为这不是意外,而是必经之路,并且有准备去面对和解决它。如果,父母有了这份淡定,一定是孩子合格的人生导师。

『经典事例』

  1940年,贝利出生在巴西,父亲堂丁奥不仅是个足球健将,而且对待子女沉稳和蔼,教育有方。

  贝利从小脾气暴躁,喜欢打架。一次,他又在球场上打完架回到家,父亲严肃地说:“孩子,你打架太多了!要想踢职业足球,必须控制自己的脾气,俗话说:‘一捏拳,便输了理。’球场上分两队比赛,观众自然也分两派,总有人会骂你的,职业球员要适应这种环境。一发火,球就踢不好,裁判员还可以罚你出场。这样,你自己和你那一队就吃大亏了!”父亲的循循善诱使贝利明白了道理,此后他很少与观众、裁判、对手发生冲突。

  贝利在父亲的引导下完成大学学业,多才多艺,能讲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4种外语,最终,野性十足的贝利成为一代球王。

『教育感悟』

  贝利的父亲劝说贝利不要打架,只是贝利成长中一个小事例,但由此就可以看出贝利的父亲是孩子称职的人生导师。何谓称职?对孩子做了正确的引导,而且孩子接受得心悦诚服。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断重塑的过程,即使是60岁的老人,只要自己有意识都可以得到重塑,更何况是孩子?孩子就像一块璞玉,是天然的好材料,当然也有天然的瑕疵。玉能不能成器,主要看工匠怎么雕琢,按照纹理琢,加上精湛的技艺,肯定能掉出美轮美奂的玉器。

  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是璞玉,关键看父母有没有高超的手艺。

『身体力行』

  父母要想成为孩子人生的导师,先学着这样做:

   1.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

  每个人对生活的需求不一样,人生方向也不一样,我们要把自己导入哪种人生,怎样导入,如何实施。只有明确了这些之后,才具备引导自己人生的能力。有能力引导自己,才有能力引导孩子。所以,父母能不能做孩子的人生导师,主要看能不能做自己的人生导师。

   2.了解自己。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真是这样吗?不一定。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容易自满也不容易自责,而常常保持的是理智。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很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父母教育自己所呈现出来的利与弊。只有这样的了解,才会知道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如何保留优势,又如何避免劣势。

   3. 抽出时间感受生活。

  当父母开始真正了解自己了,就有了引导孩子的能力,但是还要有引导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不要把自己搞得太忙太累,多抽点时间感受生活,才有精力做孩子的导师。

   4.保持美满的婚姻关系。

  当今社会,有一个完整美满的婚姻是做孩子人生导师的必要条件。因为单亲家长最感困扰的是教育子女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国外研究显示,单亲家庭子女的辍学率高于正常家庭的子女,而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的婚姻家庭关系也较易破裂。

『教子参考』

  生活中,父母怎样做孩子的人生导师,请参考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首先要和孩子有良好的关系,在互相了解、信任、忠诚的基础上才能谈引导。所以,花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是非常必要的,陪伴时多和孩子沟通、多交流,用爱心和耐心来浇灌孩子。

   2.引导孩子获得幸福人生。

  父母要给孩子引导什么样的人生?高学历 高收入?……其实宗旨都是——幸福人生。而幸福的基础是孩子拥有健康的身心。正如贝多芬所说:“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3.从引导孩子的心灵开始。

  孩子身心的健康,在于每一次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及时的引导。而父母该将孩子的心往哪个方向引导很重要。正如,孩子告诉你,他今天在课堂上举手,可是老师没有叫他发言,他心里很难受。那么,父母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原因很关键。

  父母在表示理解的同时可以说:“是不是你经常不举手,老师很难注意到?”或“你要理解老师在给其他同学机会。”或“今天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啊?”……总之,父母要帮助孩子找自己的原因,只有这样,孩子的内心才能真正平静下来。

 『教育名言』

  能够正确地教育引导孩子,归根结底,并不是教给孩子什么东西之类的教育技术问题,而是父母本身作为一个人,是否能有正确履行职责的生活方式问题。

                              ——(日本)池田大作  一般而言,缺乏父母支持的孩子,往往自我价值感较低,妨碍了他们建立良好的品行和达到较高的成就。这不但影响孩子个人和家庭,而且对国家也不利。

                                ——(美国)里根   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会积极探索,同时有把握机会的敏锐性。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或许时时刻刻都需要我们去创新,父母如果不想和孩子陷入生活的百般聊赖中,就要学着提升创新能力。

『经典事例』

  大卫·休伯尔是加拿大著名神经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做化学实验,并把家中的地下室变成了小实验室。15岁那年,他想用砂糖等原料造一颗“炸弹”,但担心会把小实验室炸坏,就在院子里试验。结果,试验虽然成功了,但巨大爆炸力把他击倒在地,幸好没有受伤。

  爆炸发生后,休伯尔担心父母会责骂他。但父母并没有那样做,也没有禁止他做实验,而是对他说:“做实验必须要讲科学,要严谨,容不得半点侥幸和想当然。这样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这些话极大地激发了休伯尔的信心。之后,休伯尔专心于科学研究,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取得了巨大的研究成果,最终荣获了诺贝尔奖。

『教育感悟』

  许多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少年时都不是“安分守己”的人物,他们经常会冒出一些奇思怪想,有时还会闯祸,而他们的父母大多都是一种宽容的态度,因为他们知道创新精神是成就科学的必要条件,而失败或者闯祸本身会使孩子从中得到教训,而父母的宽容很好的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与创新意识。

  然而,是不是只有想成为科学家才应该有创新能力,而其他领域或普通老百姓就不需要有什么创新意识了?当然不是,因为创新意识其实是积极改变现状的心态。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会把这种能力用到工作中、生活中、与人交往中,使每天都是崭新的。

『身体力行』

  作为父母,要想使孩子有创新意识,自己首先要做到这几点:

   1.有乐观、向上的心态。

  乐观是对周围人、事、物的理解、包容和积极,而一个悲观的人难免对生活有埋怨、看不惯、抵触的情绪。一旦陷入悲观消极中,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没有源源不断活水的流入,就不可能有所谓的创新,生活不但是循规蹈矩,而且是唉声叹气。所以,首先对生活有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才会有潜能去发现和创造生活的新鲜。

   2. 善于积累。

  很多时候,看似当下用不着的知识或经验,很有可能成为以后创新的资粮。所以,生活中、工作中,如果我们习惯把学习到的、体悟到的都记录下来,这种积累就是在为以后的创新做准备。

   3.学会不断更新生活。

  当工作中遇到瓶颈的时候,不要逃避,而是学着突破,突破本身就是创新,在突破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是下一次创新的基础。当生活一成不变了,我们要学着做新的规划,在不断地规划和落实中提升我们生活的品质。只有懂得创新的人,才会感受到生活的魅力。

   4.遇事不气馁、不灰心。

  一个善于创新的人,在创新的过程中就锻炼了创新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增强取决于不气馁、不灰心的信念。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大潜力,只有在意志坚定的时候才能被激发出来。所以,当我们遇到任何状况,都坚强一些,开发自己能量相信一切都会有新的改观。

『教子参考』

  为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请父母注意以下几点:

  1.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当一个孩子处在宽松、和谐家庭环境中,他身心感受到的是自由和安全,在这种心理下,孩子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才能发挥出来。父母千万不要用专制、压抑或者过分溺爱的方式教育孩子,只有平等、民主的家庭气氛,孩子才会有自主意识,才会敢于去创新、去突破。

  2.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孩子好奇心愈强,想象力愈丰富,创造性就愈高。孩子通常对未知的事物无所畏惧且充满好奇,他们喜欢冒险,并能从中获得乐趣。父母要在确保孩子不受到伤害的情况下,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3.鼓励孩子大胆尝试。

  孩子有时往往会因为怕犯错误而不去尝试,而惧怕犯错是阻碍创造性发挥的重要因素。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解除这种恐惧心理,对孩子在尝试中出现的错误不要全盘否定,而是鼓励孩子反思错误,引导孩子新的尝试和探索。

   4.多提供给孩子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父母可以给孩子介绍或引导孩子阅读文学家、艺术家或科学家的有关传记,也可以带孩子参观一些展览、科学博物馆等,这些可以使孩子体会到创造者对人类的贡献,从而激发孩子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育名言』

  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

  ——(中国)王业宁

  为了产生创新思想,你必须具备:(1)必要的知识;(2)不怕失误、不怕犯错误的态度;(3)专心致志和深邃的洞察力。

  ——(美国)斯尼威

   要有强烈的进取精神

  进取心是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人生超越平凡,获得辉煌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只有在立定志向后的不断努力中才能体会进取的意义。一个人如果终身都在不断进取中,那么他总会看到未曾领略过的美丽风景。所以,请父母为孩子开启一眼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泉——进取心。

『经典事例』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人们千古传颂。他不仅在书法上成就显著,而且与妻子在教育子女方面更是被人称道。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7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师承父亲学习书法,由于众人经常对小献之的书法赞口不绝,无形中滋长了他的傲慢。有一天献之问母亲:“我只要按照父亲的字样,再写上3年就可以了吧?”母亲摇头。他又说:“5年总行了吧!”母亲说:“等你写完院子里的18缸水后看看。”小献之心里不服,又练了5年后,把写好的字给父亲,父亲连连摇头,只在一个“大”字下面点了一点。小献之又拿去给母亲,母亲认真看过3天后,指着那个“大”字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

  此时,小献之的傲气一下子泄了,母亲就鼓励他说:“只要你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习下去,就一定会和你父亲一样。”从此,小献之戒骄戒躁,努力进取,用尽了18缸水之后,书法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和父亲王羲之在书法界并称“二王”。

『教育感悟』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只有每天战斗的人,才能享受自由和人生。”歌德所说的“战斗”,其实就是进取。

  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获得一定的成绩,进取精神是不可缺的。而在努力的过程中,只有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并付诸实践才不会在中途迷失,而遇到困难时不灰心,进步时不骄傲是保证不断进取的重要条件。

  王献之的目标就是和父亲一样有成就,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他用了很多年不间断地按着父亲的字样练习书法,直到用尽18缸水。他也骄傲过,灰心过,但是在父母的引导下还是找到自己的方向。其实,进取精神就是在目标选定后一种平凡的重复,坚持下去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身体力行』

  进取心不但可以让我们获得个人的成功,更是为国家社会做贡献。所以,请试着这样做:

   1.有坚定的理想。

  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追求目标,只有明确自己的“目的地”,才能谈得上为之努力进取。而这个目的地不应以个人的享受和利益为标准,而是通过为大众、为社会做贡献而自然而然地体现个人价值。所以,我们到达“目的地”的原因是为大众,而不仅为自己。

   2.为实现理想付出行动。

  如果一个人想成为画家,必须在绘画方面投入大量的经历和时间,制订短期和长期的计划不间断地练习。就像王献之,如果没用尽18缸水练习,怎么会有之后的成就?还有“钢琴王子”郎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时候每天8小时的练习。付诸实践本身就是在不断进取。

   3.在阶段性的成功中获取动力。

   不断进取的过程中肯定会有阶段性的成功,我们可以从每一个近期的进步中得到不断进取的动力,一旦有了不断进取的动力,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教子参考』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出息,至少也是独立自主,那么进取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请父母这样帮助孩子:

   1.帮助孩子立志。

  很多年轻的一代人经常会问:“我为什么活着?”而老一辈人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志向,他们很清楚为什么而活。

  当然,不是要给孩子灌输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念,而是从小就根据孩子的兴趣帮助他立定志向。当孩子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不会迷茫自己为什么活着。而父母引导的方向也绝不是类似:“我支持你当设计师,因为能赚大钱。”这种说***误导孩子的志向是“赚大钱”而不是为社会、为大众谋利益。这样孩子以后不但会越来越迷茫,而且很可能变成金钱的奴隶。

   2.在孩子精神世界树立榜样。

  每个孩子心里都有小小的理想,而实现理想的道路是有章可循的。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榜样,比如给孩子多看成功人士立志的书籍,鼓励孩子向榜样学习。如果身边有德行学问很高的人,也可以让孩子跟他多接触,有了领路人,孩子在任何时刻都会效仿他努力进取,坚持不懈。

   3.帮助孩子接受训练。

  如果孩子一旦立定志向,一定要让孩子兴趣专一,不断练习。进取精神的获得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在不断地实践和磨练中提升的。俗话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只有读了千遍书,才能知道里面的含义。只有不断练习,才能真正提升进取精神。

   4.肯定孩子的进步。

  在孩子努力实践地过程中,父母及时地肯定孩子的进步时很必要的,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耕耘后的收获,只有真实看到自己收获的果实,才会有小小的成就感,就会自动自发地进取。

 『教育名言』

  谁想不落伍,谁就得不断进取。

                           ——(美国)詹·拉·洛威尔   研究人员探测知识的疆界需要很多与开拓者同样的品格:事业心和进取心。

                              ——(英国)贝弗里奇   善于独立思考问题

  如果说决定人命运的是性格,不如说是意识,就是思维。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无数次选择,选择的方向就决定了未来的路。只有独立思考和正确的辨析能力才能把我们引入正确的选择中。每个人都想做命运的主人,而当我们受到周围人和事的干扰时,我们是否可以独立地、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方向。所以,父母请帮助孩子成为自己生命之帆的舵手。

『经典事例』

  北宋著名哲学家邵康节在和儿子相处时,特别注意对儿子独立思考问题方面的培养。有一天,邵康节与12岁的儿子邵伯温在院子里乘凉。这时,院墙外边突然伸出一个人头,朝院子中瞅了一圈,又缩了回去。

  邵康节问儿子:“你说这个人在瞅什么?”   儿子说:“八成是个小偷,想偷点东西,看见有人就走了。” 邵康节说:“不对。”接着,他启发道:“如果这个人是小偷,他见到院子里有人,肯定会立刻缩回头去。但是,他明明看到院子里有人,却还是瞅了一圈,这说明什么呢?”

儿子想了一会说:“哦,他可能是在找东西吧。”

邵康节说:“是的,但是他只瞅了一圈,那是找大东西,还是找小东西。”

儿子回答:“是在找大东西。”

邵康节接着问:“那么,什么大东西会跑到我们院子里来呢?那个人又是农民打扮,他会来找什么东西呢?”

这回,儿子坚定地回答:“他肯定是来找牛的。”

邵康节满意地点头道:“说得对,他是来找牛的。以后,你要多动脑筋才是。”

『教育感悟』

  独立思考可以提升人的辨别能力,有一句话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正确的抉择源于正确的判断,而判断力的基础是独立思考。

  邵康节就是通过使儿子思考来提升辨别能力。当然,邵康节之所以可以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儿子,首先他自己有清晰的思维,明确地判断。他细致地引导,说明他自己的思维很缜密。所以,作为父母想要使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首先得提升辨析能力。

  而很多误入歧途的人大都受周围人的影响,人云亦云选错了人生的方向。比如一些误吸毒品的人多数都说是碍于朋友的面子,试了试。这一试就把自己的一辈子毁了。其实,与其说在被朋友劝说的当时失去了判断力,不如说他交朋友的时候就没有明辨能力。

『身体力行』

  为了我们有能力选择正确的人生,请试着这样做:

   1.多观察。

  独立思考是为了有辨析能力,那么辨析的前提首先是多观察。比如:小到买衣服、买家具,大到选择工作或人生伴侣,不是妄加判断,而是通过观察对人事物本身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了解事物的本质,可以使我们的思考不偏离方向。

   2. 多读好书。

  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醒悟,使我们的独立思考有了指路明灯。有些书读后可以激发斗志、增强人的信心、明确人生方向,比如:儒家经典《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其中的人生哲理可以提升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无形中增强我们的思辨力。

   3.独立思考后要去落实。

  独立思考之后的落实很重要,不在于失败和成功,而在于落实后的结果证明我们的思路是否正确。无论是否正确都是一种积累,一定可以用到下一次的思考中。而我们做事应该一件件地去做,这样使我们有清晰的思维去判断。不要同时去做许多事,不但无法把事情做好,也无益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子参考』

  父母都希望孩子做他自己人生的主人,那么应该怎样引导孩子呢?

1.引导孩子探寻答案。

  当孩子向父母提出问题的时候,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而是引导孩子去寻找答案。可以让孩子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去思考、分析,也可以让孩子去查参考资料,或者用问答形式使孩子开动大脑等。总之,这个过程无形中就会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2.善于对孩子发问。

  孩子成长的过程不是对任何问题都敏感,父母应多向孩子发问。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去哪里?”等等,可以激发孩子思考,而不是让孩子一句“是”或“不是”就作答完毕。

3.和孩子平等交流。

   一个孩子如果在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中长大,思维比较活跃,分析问题也比较透彻,比较有主见。而专制型家庭的孩子思维依赖性较强,不敢畅所欲言,而且容易受他人暗示而改变主意。因此,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平等交流的气氛,孩子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父母也应让他说完,然后再给予恰当的指导。

4.让孩子独立处理问题。

  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父母不要大包大揽,而是给与一定的意见让孩子独立去解决,这个过程孩子不得不思考、分析,寻找解决的方法。这样,从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长大有正确的辨析能力,做命运的主人。

『教育名言』

  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华罗庚

  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美国)爱因斯坦

   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一般分为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个人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每个人大都同时拥有这八种智能,但肯定有一两种特别突出,这就是每个人不同的天赋。而孩子的天赋只有靠“伯乐”父母挖掘出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所以,请父母尽早关注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做最适合的自己。

『经典事例』

  傅雷是我国著名艺术理论家和翻译家,他对子女的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不能逆天赋而行,就是这个思想使他培养出一代音乐巨匠——傅聪。

当傅聪很小的时候,傅雷源于自己专攻美术理论,就引导儿子学美术。但是,他发现傅聪对美术不感兴趣,没有表现出任何美术天赋,反而对音乐很敏感。每当留声机在放音乐唱片时,好动的傅聪便会立刻安静下来,侧耳细听。于是,经过反思,傅雷决定让儿子放弃学画改学钢琴。

   傅聪学琴仅几个月,就能背对钢琴听出每个琴键的绝对音高。傅雷得知儿子这么有天赋,就全力支持,为儿子买了一架钢琴。从此,傅聪与钢琴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傅聪的琴艺有了长进后,父亲让他退学在家专门习琴。父亲亲自编课本,教他中文。傅聪20岁的时候,国家派他到波兰学习,从此开始了他的世界艺术之旅,最终成为世界乐坛一颗璀璨的明珠。

  傅聪成名后,当人们问及他艺术成长的道路时,他说是父亲把他引入了音乐殿堂。

『教育感悟』

  傅聪是由父亲傅雷首先发现并培育成才的。作为父亲,傅雷保护了儿子喜爱音乐的天性,并担起了全面培养的责任。傅聪的弟弟傅敏评价说:“如果我们不是有这样一个好父亲,这个天才的大音乐家极有可能在萌芽时期就被扼杀了。”

  其实,顺应孩子自然天性,就是爱护和铸造孩子的未来。人生中的某一个重大选择很可能就决定了这个人的命运。而作为孩子领路人的父母,一定要去关注孩子的兴趣取向,不要让一颗原本璀璨的宝石深埋在泥土里。

『身体力行』

  天赋是父母发现并培养出来的,那父母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1.发现孩子的兴趣取向。

  请父母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和多种多样的体验,通过观察孩子对不同事物的反应,可以发现孩子对于某个领域是否感兴趣,也许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卓越的能力。比如,有的孩子能按曲调唱歌,说明他有音乐天赋;有的孩子很少迷路,说明他有美术天赋;有的孩子喜欢有条不紊,说明他有数学天赋;有的孩子特别会讲故事,说明他有语言天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关键在父母是否能细心发现。

2.学会支持孩子。

  当孩子确实在某一方面表现出兴趣时,父母一定要给与足够的关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给与一定的支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了兴趣的动力,加上父母正确地引导,一定会有所作为。

   3.陪孩子一起成长。

  当父母决定培养孩子的兴趣时,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父母要是完全不懂,很难引导孩子。比如孩子喜欢画画,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关注色彩,以便孩子有对象可以分享,父母虽然不一定要会画,但要懂得欣赏,才会让孩子感觉不孤单。

『教子参考』

  父母在关注孩子的兴趣时,一定要给与适当的引导:

   1.根据孩子的情况给与期望。

  在孩子刚开始学习的时候,父母对他的期望不能离他现有的水平太远。特别是孩子的兴趣是需要掌握很多技巧,如绘画、弹琴等。父母要合理安排时间,每次练习的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降低学习兴趣,影响效果。

2. 不要强迫孩子。

  当孩子已经朝他的兴趣方向发展的时候,肯定会有懒惰懈怠时,因为孩子的注意力通常不稳定,他的兴趣一般来源于好奇心、新鲜感。此时,父母不要强制性地去管教孩子,而应该等机会再引导。强迫会使孩子逆反,而暂时的顺应很可能保持孩子的兴趣。

   3.鼓励孩子的成功体验。

  一般来说,在父母看来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却是孩子很难得的成功体验,而父母的鼓励是激发孩子继续学习的动力。父母经常和气地和孩子探讨孩子兴趣方面的问题,会使孩子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父母的关注对孩子来讲异常重要,当孩子感觉有人这么支持他,他会更加有力量。

   4. 尽量引导孩子把兴趣和事业联系在一起。

  如果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已经真正走入自己的兴趣世界,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在兴趣方面立定志向,并且帮助孩子制订计划,真正把兴趣培养成特长。如果孩子以后可以从事他感兴趣的工作,不但会越做越好,而且会有不小成就。

『教育名言』

  天生吾人,才之大小不一,方向各殊;长于理工者未必长于文史,反之亦然;选择不当遗憾一生。

——(中国)傅雷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法国)卢梭

查看全文

猜你喜欢

热门小说榜

本站所收录所有小说作品、小说评论、用户上传内容或图片等均属其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安排处理!